如今许多烟民、医疗保健提供者和监管机构,都认可将电子烟作为戒烟的手段,但其长期使用在戒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值得进一步研究。牛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奥克兰大学、东英吉利大学、哈佛大学、莫纳什大学和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等众多知名高校,近期在国际医疗保健学术网站Cochrane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论文“Electronic cigarettes for smoking cessation”,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据文章介绍,科研团队对22052名受试者进行随机检验,其中有高确定性的证据表明,尼古丁电子烟治疗组的戒烟率远远高于NRT疗法组的人(RR 1.63,95%CI 1.30至2.04;I²= 10%;6项研究,2378名受试者),这意味着在绝对数量上,每100个使用电子烟戒烟的人,相比NRT疗法会额外多出2‐6名成功戒烟者(95% CI [2, 6])。在另一组尼古丁与非尼古丁电子烟实验组对比中,高确定性的证据表明前者戒烟率大于后者(RR=1.94,95% CI [1.21, 3.13]; I2=0%;5项研究,1447名受试者),即,在绝对数量上每100个人使用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就可能会多出7名成功戒烟者(95% CI [2, 16])。两项实验数据对比显示,与 NRT 相比,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会提高戒烟率;与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相比,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会提高戒烟率,这意味着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戒烟效果最佳。
国内同样有相关实验研究,来证明了电子烟的减害性。由福州大学联合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肿瘤医院等机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Direct上发表的“Exosome proteomics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igarettes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文章认为,与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的细胞毒性显著较低。
研究人员采用外泌体蛋白质组学技术,系统评估电子烟和香烟凝聚物溶液对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的细胞毒性影响,结果显示16HBE细胞对香烟凝聚物溶液更敏感。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香烟对外泌体蛋白(DEEPs)表达的影响大于 电子烟,香烟组的 DEEPs 在癌症通路中显著富集,而烟草味电子烟 (e-Cigt) 和薄荷味电子烟 (e-Cigm) 组则没有。这表明香烟比电子烟对肿瘤发展和转移有更严重的影响,从而也说明与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的具有显著减害性。
参考文献
Hartmann-Boyce J; Lindson N; Butler AR,et al. Electronic cigarettes for smoking cessation. Cochrane Library, 2022
王伟玲,曾蓉,刘敏等著,Exosome proteomics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igarettes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Science Direct,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