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推出一款全新的头戴式设备——米家眼镜相机。这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智能眼镜形态相机,它首次将头戴形态与潜望双摄系统相结合,辅以高性能AR光机系统,为用户提供可解放双手的、第一视角实时拍摄全新体验。
米家眼镜相机左边是微型显示屏,右侧是一枚双摄,体积比谷歌眼镜还要大一些。其重量100g(不含快拆镜框),长时间佩戴鼻梁或许会有一定负重感。
其最吸睛的部分就是摄像头了,毕竟叫“米家眼镜相机”。据了解,该眼镜配备了5000万像素Quad Bayer四合一广角摄像头,以及具备分体式OIS光学防抖的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摄像头。
米家眼镜相机具有所有眼镜形态摄影的场景优势,又在实用性上更胜一筹。米家眼镜相机在整机重量仅100克的前提下,融合了高通骁龙SoC、1X~15X潜望双摄系统、索尼新一代Micro OLED屏幕、自由曲面光机、高密度电池等核心器件,并在头部人体工学上做了大胆尝试:以重心为第一优先级,经过不断尝试,将各种器件合理的紧凑排布在机身周围,实现了佩戴平衡;采用TR90高分子记忆材料,兼容了多种头围的用户,最大可能实现了舒适性。
米家眼镜相机搭载高通骁龙8核独立运算平台,在眼镜形态的设备上首次搭载了5000万像素 Quad Bayer 四合一广角摄像头以及具备分体式OIS光学防抖的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无需通过数据线连接外部设备的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图像运算能力。广角主摄可轻松实现第一视角拍摄,而潜望式长焦镜头则可实现5倍光学变焦和15倍混合变焦,使得百米外的物体仿佛近在眼前。
米家眼镜相机还配备了1020mAh高密度大容量电池,能满足用户3.3小时典型使用和100分钟不间断录制视频,0-80%充电时间只需不到30分钟,告别使用焦虑。米家眼镜相机首次将完整的手机潜望双摄系统融入紧凑的智能眼镜形态,大幅提升了眼镜产品的拍摄能力,是对未来拍摄潮流和趋势的一次全新探索。
除此之外,米家眼镜相机还有很多实用功能。“时光回溯”可以在按下快门时保存拍摄前10秒内的视频画面,即使错过的美好瞬间也不会丢失,让生活记录不再因为“没拍到”而充满遗憾。为了给用户带来无缝的流媒体创作体验,米家眼镜APP实现了眼镜到手机的高速传输,编辑、分享一气呵成,数十款炫酷模版一键套用,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让交互更轻松,让创作更简单。
米家眼镜相机是智能眼镜领域少有的性能强劲的产品,在体育赛事、演唱会、露营、旅游、手工、宠物互动等多场景为用户带来解放双手、所见即所得的轻松拍摄体验。
目前可量产的AR智能眼镜,受限于光效比、功耗、散热等种种技术限制,普遍存在入眼亮度偏低的问题。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戴着智能眼镜走出去,发现和记录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一款可量产且室内户外都能清晰可见的显示系统尤为重要。
为此,产品配备了与行业顶级合作伙伴联合研发的自由曲面光学显示系统,该系统由Micro OLED显示屏+自由曲面光学棱镜组合而成,最大限度降低了光线在传导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光效比高达60%。同时米家眼镜相机通过内建的光线传感器,配合自研的自动亮度调节算法,打造“AR阳光屏”,即使在户外强光下屏幕也清晰可见,实现不分场景、不分时间段的行摄自由。
其中,AR光源采用的是新一代索尼Micro OLED硅基显示屏,该屏幕具备10000:1超高对比度,屏幕像素密度3281ppi,达手机6倍以上,屏幕的峰值亮度3000nits,峰值入眼亮度达1800nits,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户外,也能做到视像清晰且不刺眼。为了保护用户的双眼,米家眼镜相机还通过了德国莱茵 TÜV 硬件低蓝光认证,佩戴安全无忧。
同时,米家眼镜相机具有极简的软件设计风格以及交互体验,操作高效且稳定的同时还带来了多种智能AR玩法,其中“小爱翻译”能够提供实时的英汉互译,实现与外国人的不间断无缝交流,比同声传译更高效,国内支持中英互译,海外将支持6种以上语言的翻译。
“3D使用引导”能将包装盒化作“宇宙魔方”,3D形态的米家眼镜相机从中浮现出来,带给用户神奇的AR体验……除此之外,植物园、动物园、投屏等功能未来也将随软件升级陆续上线。
米家眼镜相机非常重视个人数据的安全,产品具备3大个人隐私保护特性。首先,产品与米家眼镜APP的用户账号绑定,任何未登陆相同账号的手机无法获取产品中的个人数据;其次,米家眼镜相机采用内置存储设计,无需插SD卡,陌生人拾获也无法读取内容;另外,产品中的照片和视频与APP点对点传输,不会被存储到云端。为保护被拍摄对象的隐私,米家眼镜相机还在机身正面设计了LED拍摄指示灯,在拍照或录制视频的时候,该指示灯会亮起,用以提醒其他人。
目前来说,米家眼镜眼镜相机还在众筹阶段,最终产品表现如何还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海报来看,两颗硕大的镜头位于眼镜两侧,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心理挑战。可以想象,这款设备的适用人群大概是创作博主,对于视频博主和旅游博主来说,携带一台这样的相机还是要比传统相机要方便得多,但隐私保护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